“一帶一路”稅收征管合作機制理事會會議在北京召開
發布日期:2025-04-29 瀏覽次數:187
4月24日—25日,“一帶一路”稅收征管合作機制理事會會議在北京“一帶一路”稅務學院召開。來自尼泊爾、馬爾代夫、沙特阿拉伯、加蓬、格魯吉亞等20余個國家和地區的稅務部門高級別稅務官員,以及國際組織專家學者參加會議,圍繞踐行多邊主義,深化“一帶一路”國際稅收合作,更好服務全球經濟治理促進經濟全球化進行深入研討。中國國家稅務總局局長胡靜林發表主旨演講。“一帶一路”稅收征管合作機制理事會主席、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稅務局局長陳施維出席開幕式并致辭。
胡靜林在主旨演講中表示,在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的引領下,“一帶一路”稅收征管合作機制已走過六年的發展歷程。各國稅務部門、相關國際組織和學界業界在合作機制框架下,團結一心、并肩前行,共同繪制了一幅跨越山海、乘風破浪、美美與共的壯闊畫卷,為全球稅收合作書寫了燦爛篇章。六年來,各方持續深化合作實踐,成功舉辦五屆“一帶一路”稅收征管合作論壇,發布系列行動計劃,推動合作機制成為連接各國稅務部門的重要紐帶;持續拓展合作成果,成立“一帶一路”稅收征管能力促進聯盟,建立六所“一帶一路”稅務學院,合作機制煥發出蓬勃生機;持續壯大合作力量,參與方從亞歐大陸延伸到非洲、大洋洲和拉美地區,“朋友圈”不斷拓展。
胡靜林強調,當前全球經濟正遭受著貿易保護主義和單邊主義的嚴重挑戰,中國堅定不移維護多邊貿易體制,堅決反對單邊主義和保護主義,倡導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極化、普惠包容的經濟全球化。中國國家稅務總局愿與各方一道,持續深化多邊合作,攜手推進國際稅收環境的公平、透明與可持續發展,為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促進經濟全球化貢獻更多稅務力量。他就更好促進“一帶一路”稅收征管合作機制建設,深入踐行多邊主義,推動經濟全球化提出三點倡議:一是積極拓展更高質量的互利共贏。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在合作機制引領下不斷加強各國稅收政策和征管協調,以務實合作持續提高稅收確定性,在共商共建共享中鋪就一條更為寬廣的共贏大道。二是積極促進更高水平的能力建設。發揮合作機制“橋梁紐帶”作用以及稅收征管能力促進聯盟的“智力樞紐”作用,為各方加強稅收征管能力建設提供有效資源,推動共建國家稅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三是積極探索更高層次的創新實踐。立足數字化轉型背景,探索建立全鏈條、分層次、多視角的稅收征管和納稅服務產品體系,接續推出更具創意、更加豐富的交流合作載體,更好為國際稅收多邊合作賦能添彩,更加有力推動經濟全球化破浪前行。
陳施維致辭時表示,作為支持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平臺,合作機制在推動稅收征管數字化、提高稅收確定性、優化稅收營商環境、加強稅收征管能力建設等方面取得了實質性進展。參與各方將繼續加強多邊協作,積極推動合作機制建設取得新進展新突破。
在為期兩天的議程中,參會各方聚焦“一帶一路”稅收征管合作機制未來五年(2025-2029)創新性工作設想進行深入討論交流。中國、喀麥隆、塔吉克斯坦、阿聯酋、印度尼西亞等國家和地區高級別稅務官員,分別從加強稅收征管和優化納稅服務兩方面分享了工作經驗。
會上,“一帶一路”稅收征管合作機制秘書處秘書長、中國國家稅務總局副局長王道樹介紹了合作機制最新工作進展及2025年工作計劃。“一帶一路”稅收征管能力促進聯盟主席、中國澳門財政局局長容光亮介紹了聯盟工作進展情況。合作機制秘書處和第六屆“一帶一路”稅收征管合作論壇主辦方尼泊爾稅務局介紹了論壇籌備情況。此外,會議審議通過德國工業聯合會為合作機制新觀察員。
據了解,“一帶一路”稅收征管合作機制于2019年4月由中國首倡發起成立。隨著德國工業聯合會的最新加入,合作機制目前已有37個成員和31個觀察員,成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下國際稅收領域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多邊合作平臺。前五屆“一帶一路”稅收征管合作論壇分別在中國、哈薩克斯坦、阿爾及利亞、格魯吉亞、中國香港舉辦,第六屆論壇將于今年9月在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舉辦。
本文摘自國家稅務總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