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應新期待 建設“好房子”
發布日期:2025-03-13 瀏覽次數:447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適應人民群眾高品質居住需要,完善標準規范,推動建設安全、舒適、綠色、智慧的“好房子”。在3月9日下午舉行的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民生主題記者會上,住房城鄉建設部部長倪虹表示,住房發展,歸根結底,就是順應人民群眾的高品質居住需要,為人民群眾建設“好房子”。
當前,人民群眾的住房需求已經從“有沒有”轉向“好不好”。把“好房子”寫入政府工作報告,這是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理念的生動寫照。近年來,住房城鄉建設部門堅持“好房子”理念,制定出臺了一系列標準,強化科技賦能,促進新材料、新工藝、新技術在“好房子”建設上的集成運用,實現建設和運營服務綠色化發展、智能化轉型。同時,通過打造“好房子”樣板間、推動“好房子”項目示范,由點及面加快推動“好房子”建設。落實政府工作報告部署,推動安全、舒適、綠色、智慧的“好房子”讓更多的人民群眾獲益,仍需政府部門、房地產相關企業、社會各界攜手并肩、持續發力。
——強化系統觀念,將“好房子”由理念轉化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探索。不同時期、不同階段和不同群體對“好房子”都有不同期待。要堅持系統觀念,全面推進“好房子”建設。在產業鏈條上,通過“好房子”建設,在房地產領域開辟新賽道,有效促進住房消費升級,釋放房地產及上下游相關行業加快高質量發展的巨大潛能。這不僅要通過強化標準引領、技術賦能把新房子建造成“好房子”,比如將住宅層高標準調整為不低于3米等。同時,也要通過加快實施城市更新,完善住宅功能和配套,把老房子改造成為“好房子”,還要在住房使用和管理服務中,加強體檢和更新維護,持續保持住房宜居的良好狀態。在供應體系上,要在保障性住房建設中堅持“好房子”標準,通過政府工程、民心工程帶頭示范,建成設計優良、質量過硬、配套完善的“好房子”;要加快優化完善商品住房規劃設計標準,把商品住房建設成為戶型更優、舒適度更高、品質更優的“好房子”。
——堅持規劃引領,將“好房子”從愿景落實為提升城市宜居品質的生動實踐。近年來“好房子”建設實踐不斷加快,也越來越受到人民群眾的歡迎。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的收官之年,同時也是“十五五”規劃的謀篇布局之年,要堅持“好房子”理念,科學編制住房發展規劃,形成推動落實的政策舉措和任務清單,不斷促進住房開發建設、使用管理高質量發展,統籌推進從“好房子”到好小區、從好小區到好社區、從好社區到好城區協調發展,持續提升城市品質,促進“住有宜居”。
——推動科技創新,將“好房子”從概念升級為智慧建造和智能居住的新模式。科技創新已成為推動房地產行業轉型升級的核心動力。智慧的“好房子”,貫穿于智能建造到智慧使用全過程。通過數字技術與先進建造技術深度融合,實現建造全過程的精細化、智能化,極大提升建造效率和生產水平。通過將物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5G(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等前沿技術融入住宅建設,使家居設備能夠實現更高效的自動化和智能化操作,提供更人性化的居家生活體驗,將“好房子”從抽象的概念逐步升級實現為具有高度智能、舒適、綠色的未來居住模式。
本文摘自中國建設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