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極推進安全文化建設 構建安全生產長效機制
發布日期:2019-12-16 瀏覽次數:10797
文化是民族的血脈,是人民的精神家園。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對于企業來說,文化就是企業的軟實力和核心競爭力。優秀的企業有優秀的文化,有優秀的文化就有強大的凝聚力和核心競爭力。在順境的時候,文化的作用可能不明顯,但在逆境的時候,文化的深厚力量就能夠凸顯出來。
當前面臨的形勢和挑戰
當前全國安全生產形勢繼續保持總體穩定好轉的態勢,事故起數和死亡人數持續下降。但要清醒認識到,我國正處在工業化、城鎮化持續推進過程中,生產經營規模不斷擴大,傳統和新型生產經營方式并存,各類事故隱患和安全風險交織疊加,安全生產基礎薄弱、企業主體責任落實不力等問題依然突出,生產安全事故易發多發,尤其是重特大安全事故尚未得到有效遏制。
回顧建筑行業的發展歷程,建筑行業作為我國的支柱產業,為國民經濟的建設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作出了重大的貢獻。從另一角度來看,建筑行業是高危行業,事故總量還比較大。經過分析,導致事故的直接原因中,由工人違章作業、管理人員違章指揮、設計缺陷等人為因素導致的高達90%以上。俗話說,搞好安全生產,一年兩年靠運氣,三年五年靠管理,五年十年靠文化。因此,企業文化當中安全文化應該占據非常重要的位置。要以文化促管理,以管理促安全,以安全促發展。
安全文化是治本之策
安全生產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個行業、一個企業文明程度的綜合體現。在經濟基礎和生產力水平發展到一定程度的今天,很多行業已經從技術制勝時代轉變為“文化引領”的時代。因此,以人的本質安全化為目的的安全文化建設已經成為潮流和未來提升安全生產保障能力和水平的前沿陣地及制高點,同時也是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實現安全生產長治久安的重要途徑。
從《安全生產“十一五”規劃》開始,都將安全文化建設列為重點工程之一?!秶鴦赵宏P于堅持科學發展安全發展促進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好轉的意見》明確提出,“創建若干安全文化示范企業和安全發展示范城市。推進安全文化理論和建設手段創新,構建自我約束、持續改進的長效機制,不斷提高安全文化建設水平,切實發揮其對安全生產工作的引領和推動作用。”
從安全管理系統來說,一是轉變觀念,樹立安全發展理念,讓安全成為企業的核心價值;二是養成習慣,培育安全文化,讓安全成為全員的行為習慣;三是提高能力,強化培訓,讓安全成為全員的基本能力。大力推動企業加快落實全員安全生產責任制,共同營造人人關注安全、人人參與安全、人人監督安全的濃厚氛圍,形成我的安全我負責、別人的安全我有責、企業的安全我盡責的風尚,實現從“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我會安全”的轉變,促進企業改進安全生產管理,改善安全生產條件,提升安全生產水平,這樣才能有效地防范事故。
安全文化建設是一項具有基礎性、綜合性和復雜性的系統工程,是預防事故的一種“軟”力量,是一種人性化管理手段。安全文化建設通過創造一種良好的安全人文氛圍和協調的人機環境,對人的觀念、意識、態度、行為等形成從無形到有形的影響,從而對人的不安全行為產生控制作用,以達到減少人為事故的效果。利用文化的力量,發揮文化的導向、凝聚、輻射、同化和約束、激勵等功能,引導從業人員激發內在動力,提高安全素質,自覺遵章守紀,創造一種團結友愛、相互信任、相互提醒、相互發現不安全因素,形成凝聚力,共同保障安全的和諧氛圍,內化于心、固化于制、外化于行,促進安全生產長效機制建設。
摘自中國建設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