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稅務報】安徽:民營經濟減稅受益最大
發布日期:2019-09-02 瀏覽次數:10528
(周斌 劉煜姝 本報記者 許蒙亞)今年上半年,安徽省新增減稅降費352.3億元,占上半年稅費收入的10.3%??傮w上看,全省新增減稅降費規模逐月提升,由1月減稅28.1億元,提升至6月減稅87.1億元,月均增速達25.4%。上半年稅收增速大幅回落,全省稅費收入同比增長5.7%,增速同比回落12個百分點。納稅人負擔明顯下降,本輪減稅降費直接為企業和個體減輕稅收負擔237.5億元,減少社保費支出51.6億元,約占全部企業營業收入的0.9%;為個人減輕個稅負擔61億元,342萬人無須繳納工薪所得個人所得稅。
從稅種看,增值稅優惠占比突出。增值稅減稅規??焖僭鲩L,上半年累計新增減稅141.6億元,占全部新增減稅的47.4%。從優惠類型上看,小微企業普惠覆蓋面最高。小微企業普惠累計減免37.9億元,惠及納稅人33.8萬戶,優惠覆蓋面100%。從企業性質看,民營經濟占比最高。民營經濟累計新增減稅208.1億元,占全部新增減稅的69.7%;惠及納稅人58萬戶,占全部享受戶數的96.5%,成為本輪減稅降費受益最大的群體。
提質增效微觀活
企業盈利水平提升。上半年,全省企業每百元主營業務收入成本為84.9元,同比下降2.1元。深化增值稅改革政策實施后,企業成本比第一季度降低3.1%。上半年全省企業盈利面比第一季度擴大2.6個百分點;盈利企業利潤率同比提高1個百分點,利潤總額同比增長19.1%。
企業杠桿率優化。上半年,全省重點稅源企業財務費用同比下降4.5%;資產負債率比第一季度下降0.1個百分點,其中房地產、金融業分別下降1.6個和0.1個百分點,制造業增長0.5個百分點。呈現出房地產業杠桿平穩下降、金融業保持平穩、制造業穩中有升的態勢,說明資金對實體經濟的支撐增強。同時,全省金融機構小微企業貸款利息免征增值稅2.6億元,比第一季度增長6.8倍,小微企業融資環境得到改善。
企業經營活力增強。上半年,企業活躍度提高,申報有收入納稅人比重同比提高2.1個百分點;小微企業實力擴張,年營業收入120萬元以下的小微企業營業收入總量同比增長50.1%,戶均營業收入提升10.8%;注銷納稅人平均存活4.1年,生存周期同比延長0.3年。
結構優化宏觀穩
市場主體增加,就業形勢穩中向好。上半年,全省新登記各類市場主體增長23.1%,同比加快12.6個百分點,其中新登記注冊企業增長27.5%,加快8.5個百分點;全省新辦稅務登記納稅人增加就業人數62.1萬。新增就業人員七成流向服務業,比重比去年同期提高5個百分點;其中高技術服務業從業人員增長30.3%,就業結構不斷優化。
居民收入增加,社會消費穩定增長。上半年,個人所得稅兩步稅改因素疊加,人均減稅1157元,直接增加了居民可支配收入。與消費相關的批發零售業及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申報營業收入分別增長10.5%和9.8%;教、文、體、娛行業增長35.3%,旅游相關行業增長30.4%,消費結構逐步升級。
制造業發展質量提高,產業結構穩步升級。上半年,全省制造業新增減稅近百億,占全部新增減稅的1/3,穩居各行業之首。制造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8.1%,其中,高技術制造業同比增長11.9%;新能源汽車、智能語音行業重點企業分別增長19.2%和25.2%。
預期向好信心強
投資意愿增強。上半年,全省重點稅源企業新增固定資產同比增長65%,增幅比第一季度提高19.6個百分點。分行業看,制造業同比增長16.2%,其中汽車制造業增長110.1%;與高技術制造業相關的醫療儀器設備及器械制造、專用儀器儀表制造、生物藥品制品制造、化學藥品制造分別增長164.1%、140.1%、79.2%和50.6%。
創新意愿增強。上半年,全省申報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比例從50%提升至75%,新增減稅23.8億元。重點稅源企業研發支出同比增長26%,其中民營企業研發支出表現亮眼,呈現出高占比、高增長態勢,增幅分別高出外資、國有14.8個和26個百分點。
發展信心增強。上半年,全省重點稅源企業信心指數均處于120以上的樂觀區間。其中第二季度國有、民營和外資企業景氣指數分別為138.9、126.6和124.9。六成以上重點稅源企業預計第三季度營業收入和利潤將保持穩定,24%的企業預計營業收入和利潤持續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