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增值稅改革降低企業負擔 減稅超1萬億利好消費者
發布日期:2019-04-08 瀏覽次數:10348
4月1日起,降低增值稅“大禮包”開始“發放”。制造業等行業的適用稅率由16%降至13%,交通運輸、建筑等行業適用稅率由10%降至9%。據了解,除了下調增值稅稅率,擴大進項稅抵扣范圍、試行期末留抵退稅制度、上新加計抵減政策等,都成為本次深化增值稅改革的亮點。
有分析指出,深化增值稅改革,可有效降低企業負擔,助力企業高質量發展,尤其是制造業最受益。減稅規模超1萬億,利好終端消費者,有助于釋放國民經濟的消費潛力,為國民經濟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
降低企業負擔制造業最受益
深化增值稅改革,可有效降低企業負擔。蘇寧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付一夫對《中國產經新聞》記者分析指出:“從行業結構上看,16%稅檔的變動是對制造業主體進行減負,由10%下調至9%的調整則體現在對交通運輸、通信等服務支撐性行業上,總體上看有利于降低企業負擔。同時減稅之后,自上而下的傳導機制將覆蓋全行業,也會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中小企業融資難的狀況,企業融資成本也有望得以進一步降低。”
河南眾耀機械制造有限公司運營部總經理王子元向《中國產經新聞》記者表示:“作為眾多中小微制造企業中的一員,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中以‘穩’字為核心的‘減稅降費’是切切實實減輕了企業負擔。”
從法治層面,治標治本的幫扶中小微企業把控自身風險,穩定和增強了企業的自治心和信心,但是企業的長遠發展只靠“解決內部穩定中得到信心”是遠遠不夠的,降稅減負是為了讓企業“輕裝上陣”邁開步伐。王子元補充道。
單憑信心能否讓中小微企業安心地踏出“穩定連貫的步伐”。王子元稱,“這次的“減稅降費”政策讓我們看到了希望,“陽光”已欲出山頭,正向微小的我們來臨。”
“實施深化增值稅改革,以制造業為減稅重點。”財政部副部長程麗華表示,將制造業適用稅率由16%降至13%,將交通運輸、建筑等行業適用稅率由10%降至9%。制造業適用稅率下調3個百分點,是下降幅度最大的行業之一,制造業稅負將進一步大幅降低;進一步擴大抵扣范圍。將國內旅客運輸服務納入抵扣、將不動產由分兩年抵扣改為一次性全額抵扣,制造業企業相關支出的總體規模較大,受益尤為明顯;試行期末留抵退稅制度。根據統計數據,制造業期末留抵稅額占比最高,將是這項政策的最大受益對象。
對于傳統制造業來講是重大利好。山東大舜靈麒羊絨紡織有限公司董事長商軍向《中國產經新聞》記者表示:“稅率下調可有效降低運營成本,這些資金可用于新舊產能轉換中,擴充生產線,提高生產效率,加強產品研發,進而有效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
付一夫分析稱,降稅3個百分點的制造企業將會較大程度地受益于增值稅減稅與改革的利好,尤其是在降低企業經營成本方面,這與減輕制造業負擔,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的目標是相一致的。
不過,鑒于增值稅是價外稅,增值稅減稅也是價外變動,故而對企業利潤的改善沒有直接關系。增值稅減稅后,各行業的實際利潤增長效果如何,需要看行業對其上下游的議價能力。此時,高毛利、低凈利率、議價能力較強的企業,直面消費者的產品和服務的、可轉移承擔增值稅的企業以及銷項多、進項少的企業,更有機會持續受益于增值稅降低的利好。付一夫補充道。
減稅規模超1萬億
據財政部公布數據顯示,本次深化增值稅改革多措并舉,減稅總規模預計將超過1萬億。
中國稅務學會副會長、瑞華會計師事務所管理合伙人張連起預計,這樣的減稅規模在今年2萬億減稅降費的“大盤子”中要占到七成。
這意味著,伴隨今年深化增值稅改革的全面推開,增值稅萬億減稅開始落地。“由于增值稅的鏈條傳導機制,本次增值稅減稅新政既讓制造業受益,也為終端消費者帶來利好。”普華永道中國間接稅服務主管合伙人李軍指出,一方面降低了制造業的生產成本、稅收負擔,可以使他們把有限的資金用于新設備購置、技術升級、產品創新等;另一方面促使終端的零售價格出現一些下調,進而會刺激消費。總的來說本次深化增值稅改革對整個經濟發展會起到極大的助力作用。
具體看來,付一夫分析指出,增值稅屬于一種價外稅與流轉稅,企業繳納的增值稅稅率的變化可以通過稅負轉嫁的方式傳導至價格,進而對居民消費產生影響。
作為一種價外稅的增值稅,僅對增值額征稅,在產品生產和銷售環節中逐級轉嫁之后,最終還是要由消費者來承擔。我們在市場上看到的商品價格,都含有增值稅、城市維護建設稅等稅金,只不過沒有單獨標示出來而已。因此,制造業等行業增值稅稅率下降,商品價格中的增值稅部分也相應減少,商品零售價自然就會降低。付一夫補充道。
記者注意到,近日受減稅新政影響,不少車企在近期紛紛宣布下調官方指導價;多家電商平臺則宣布進口商品降價;另外,國內汽油、柴油最高零售價格也迎來下調。
中國人民大學財稅研究所首席教授朱青表示,“商品價格降了,相當于老百姓的收入提高了,消費能力增強了,這對消費有直接的提升作用。”
此外,“企業在繳納增值稅時,還要按增值稅稅款的一定比例繳納城建稅和教育費附加,這部分稅費也要計入商品和服務的價格,由消費者來承擔。如果增值稅降低,這部分稅費也會跟著減,從而進一步放大了減稅的效果。”付一夫稱,以上對于廣大居民而言,相當于是變相提高了收入水平與購買力,減輕了消費負擔,進而激發人們的購買意愿,有助于釋放國民經濟的消費潛力。
總之,從宏觀層面看,付一夫指出,此次增值稅改革有助于降低實體經濟部門企業的生產經營成本,讓企業有更多的資金投入技術升級和擴大再生產,并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增強核心競爭力的同時化解產能過剩,這對于國民經濟高質量發展以及增強對金融風險的抵抗能力有極大裨益。
從企業層面看,降低增值稅可以為企業轉型升級增添動力,尤其是處于經營難關的小微企業而言,意義格外重要,既可以降低小微企業的生產經營成本,也可以讓小微企業有更多的資金投入技術升級和擴大再生產。從長遠來看,減稅政策有助于優化企業內部產業結構,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逐步推進企業轉型升級。付一夫補充道。
從廣大居民的角度看,付一夫稱,降低增值稅可以減輕居民的消費負擔,提升購買力,從而進一步激發國人的消費潛力,擴大內需,為國民經濟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
(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