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26
隨著新一代數字化、智能化技術與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安徽制造企業紛紛掀起了“智改數轉”的熱潮。國家稅務總局安徽省稅務局充分發揮稅收職能作用,以落實稅收優惠政策和優化稅收營商環境為抓手,全力護航制造業求新求變。
傳統制造老樹發新芽
對于傳統制造業來說,硬件智能化改造是提高生產質量、提升生產效率、重塑競爭優勢的重要手段。
“作為‘兩新’政策中的重點領域企業,我們成功申請了獎補資金,立即購置了高端翅片沖床等智能裝備,硬件煥新升級。”安徽奧克斯智能電氣有限公司財務負責人陳彪談及大規模設備更新政策時表示。該公司享受獎補資金3625萬元,辦理留抵退稅9600萬元,在優惠政策的疊加下,投入了2.7億元進行設備改造。
為幫助傳統制造企業搶抓工業領域大規模設備更新機遇,安徽稅務部門打出政策推送、輔導享受、風險提醒、訴求響應“組合拳”,主動提供設備更新增值服務,有效釋放“兩新”政策效力,助力傳統制造企業“老樹發新芽”。
綠色發展更上一層樓
設備更新的同時,“綠色發展”也成了制造業爭相競逐的標簽。安徽省稅務部門通過政策引導和鼓勵,向企業發出與綠同行的“邀請函”,讓綠色低碳唱響安徽制造的主旋律。
在合肥美亞光電技術有限公司的智能涂裝鈑金基地,自動化噴涂機器人正在忙碌運轉。一臺金屬機架上料后,經過數道工序便被涂上了均勻的白漆,與傳統噴漆的刺鼻氣味不同,整個噴涂過程安靜無味。
“2024年前三季度,企業享受了1億元的稅收優惠,為企業實現智能化生產、綠色化轉型注入強勁動能。”美亞光電財務負責人陳凱介紹,該公司擁有1.1萬平方米的綠色工廠,其研發的全球領先前處理工藝和更適合自動化生產的粉末噴涂技術,使涂料利用率高達95%以上,實現了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雙贏”。
數字轉型攀上新高峰
走進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印象中“傻大笨粗”的生產機械設備不再,取而代之的是干凈整潔的機床和“設備+系統+平臺”的數字化生產模式。
“合力能占據國內叉車市場第一的位置這么多年,不僅在于從未松懈的技術創新,也在于市場營商環境的持續優化。”合力股份稅務經理宋倩倩表示,當地稅務部門主動對接企業,了解訴求,實時跟進數字化轉型進程,幫助企業用足用好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等稅惠政策紅利,加速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現如今,合力經過持續不斷的技術創新,將生產制造周期降低了45%,平均訂單交付時間提前30%,成功入選了工信部《2024年度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典型案例》。
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三季度,安徽省共有2.22萬家規上企業啟動了數字化轉型,占全部規上企業的94.7%。其中,1.38萬家規上企業實現了數字化改造,占全部規上企業的59.1%。安徽省成為全國首批數字化轉型貫標試點省,合肥、蕪湖市先后入選全國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試點城市。
安徽省稅務局有關負責人表示,將持續發揮稅收職能作用,以更大力度鼓勵、支持制造企業實施“智改數轉”,逐浪數字藍海,擦亮安徽“智造”名片。
本文摘自國家稅務總局
掃一掃 關注微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