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9-16
自2019年5月1日起,我國降低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單位繳費比例,單位繳費比例原高于16%的省份可降至16%。同時,繼續階段性降低失業保險和工傷保險費率。據測算,此項改革措施今年有望為企業減負3000多億元。
社會保險費是社會保險基金的主要收入來源,也是社保制度平穩運行的重要物質基礎,關系到社保制度的保障水平和可持續發展。同時,社會保險繳費標準也直接影響企業經營成本,關系企業和參保人員的繳費負擔。
“隨著社保繳費負擔的減輕,企業用工成本將得到有效降低,有利于緩解企業經營壓力,有利于穩就業。”中央財經大學財稅學院教授樊勇說。
社保繳費少了,基金收入不可避免會減少。為保證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今年中央財政安排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補助資金5285億元,同比增長9.4%,地方財政也將安排相應的補助資金。
“降費不會造成養老金支付風險,不會影響養老金的發放。”財政部社會保障司司長符金陵表示,從總量上看,全國養老保險基金整體收大于支,滾存結余不斷增加。從結構上看,絕大部分省份在執行降費政策后,基金收支狀況比較穩健,具有較好的支撐能力,不會出現“穿底”情況。
社保費征收體制改革穩步推進。“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和企業職工其他險種繳費,原則上暫按現行征收體制繼續征收,即原由社保、稅務征收的繼續由社保、稅務征收,穩定繳費方式。”稅務總局社保費一組組長鄭文敏表示,稅務部門將在宣傳培訓和服務提質等方面持續發力,確保繳費人有實實在在的獲得感。
以上內容轉載自人民日報
掃一掃 關注微官網